本次青墨建筑設計在秀洲高新區(qū)中心,以“東境西意”為構思立意打造圓通總部,將東方文化與西方經典相結合,以縱向的高樓疊加橫鋪的園林,去實現(xiàn)在地文化的回應和溫和城市空間關系的嵌入。
回歸到設計初衷,在青墨看來,建筑領域古今之意、東西之韻總是相通。作為對業(yè)主方內心深處中西方文化情懷的正面回應,設計用西方經典元素、東方古典園林,呼應中國企業(yè)家的審美、意趣和視野,恰是一種“集東西、造新境”的文化嘗試。
圓通總部所在的嘉興秀洲高新區(qū),周邊城市界面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躍極增長,新型辦公空間所承載的獨特城市節(jié)點和標志性意向已然成為建筑師無法忽視的全新設計命題。
場地本身并沒有太大限制性因素的存在,如何讓圓通總部的設計不落入傳統(tǒng)窠臼之中,又如何巧妙的讓東西方文化元素融合與碰撞,成為我們面對的機遇與挑戰(zhàn)?;谂c業(yè)主方的充分溝通,設計將高層大樓與董事局辦公所屬領域適度分離,一個向上抬升,一個向內探尋,整體上“北動南靜”銜接緊密卻又相互區(qū)隔。
服務于圓通航空業(yè)務與商貿業(yè)務的高層大樓,近百米樓高與圓通航空業(yè)務屬性相互呼應,猶如一架展現(xiàn)流線與速度的“立體機身”,有意去回應城市未來的發(fā)展態(tài)勢。
抽象飛行器的形體語言與概念要素,極具嚴謹機械美的比例、形體,實現(xiàn)了高技派手法與圓通航空文化的融合與碰撞。

這種“輕”的設計,同時來自于場地周邊固有存在的,天際線關系較為平均的建筑以及平坦廠房與空曠土地,建筑師希望借助建筑挺拔的身姿形成一種向上抬升的勢能——前者錨固于土地之上,后者試圖向上生長。
An inward courtyard
對于嘉興這座江南城市而言,如何體現(xiàn)“在地性”表達?又如何呼應業(yè)主方內心的東方情愫?青墨建筑設計通過去構建一個“向內”的宋風園林,在應對城市文化底蘊和業(yè)主訴求的平衡中,以達到日常閑趣生活與詩意情境重疊的場所體驗目的。
董事局辦公區(qū)設計的著眼點并非仿古,而是希望將宋式園林空間體驗帶入現(xiàn)代生活,符合當代人的居住和審美情趣。就如中國卷軸畫所蘊含的表達,設計師希望這處場地空間序列可以以一種“壺中藏山水”的方式逐步呈現(xiàn)。
“回”字形園林空間結構以“縱向五進”劃分,前院、序廳、主庭、中水、后園五個遞進空間,沿場地的深度方向串聯(lián)成一個逐步脫離周邊日常場景的內容序列。前庭彰顯著內聚、守成、尊榮,后院則偏向松弛、傳統(tǒng)、自然。

對于建筑“東境西意”的生成策略,不再是基于方正盒子此類的標準范式,而是回到場地原點,從場所精神中找尋到適宜的語言和對話形式,對空間進行同時性、并置性的建構。
設計需要在西方與東方、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之間尋找平衡點。一方面秉持西方經典語言,建立清晰有力的內在邏輯和自我展開的幾何體系;一方面向嘉興古來有之的傳統(tǒng)古典建筑學習,充分融合古典原型要素,最終實現(xiàn)更為內生性、結構性的現(xiàn)代轉譯和創(chuàng)新。
Song style architecture
董事局辦公區(qū)的宋風建筑取意于劉松年的《四景山水圖》,截取中國文化的最美切面,歇山頂推敲古建元素形式,屋脊設計取消了傳統(tǒng)戧角裝飾和鴟吻的符號,完全使用現(xiàn)代語言進行表達。檐下金屬掛落結合檐上藍黑色魚鱗瓦,光影流轉中,映出了宋韻的極簡與輕盈。
在建筑立面上,應用以通透大玻璃面,周邊一圈窗框以金屬線條勾勒,窗框外部則轉譯了攛檐桿,通過材質和形態(tài)的交疊,層層遞進出宋式建筑的華美之感。
為尋求更為寫意的效果,園林整體不泥古法,但求意到,以滿足當代國人對宋時風雅的浪漫想象。以江南建筑中粉墻黛瓦的構造形式,勾勒整體的白色山墻系統(tǒng)。傳統(tǒng)宋式的三角形山花墻面也得到一并系統(tǒng)性處理,用格柵肌理代替露明的裝飾花案,并原創(chuàng)研發(fā)了懸魚造型。立于中心水景之上的景亭,即可以透過支摘窗望見風影浮動,又是園林局部中的視覺焦點。
橫跨歷史與時空,高層大樓從基座拱券到陣列拱窗,一種致敬經典的比例韻律從整體滲透至細節(jié)。連續(xù)、層疊的拱券結構,勾勒出建筑的整體表皮,既清晰地表達了對西方建筑經典比例關系的運用和致敬,又使建筑物看起來極具工業(yè)標準的美感、序列感和秩序感。
形如飛機舷窗的邊框組合,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整體的識別形象,又大量運用斯卡帕疊級的手法處理窗框轉角和窗套,營造強有力的秩序關系,形成獨特的建筑符號。毫無疑問,以經典的比例關系、拱券符號介入設計,強烈的視覺符號語言總能夠毫無意外地吸引城市注意力。

△舷窗生成示意圖
為了最大程度提升室內空間的采光性能與通透感,“上下兩層空間 + 一塊玻璃幕墻”的橫向隔斷劃分方式,為建筑形體增添了一份古典比例美。雙子塔建筑體之間的連廊“凹面”幕墻立面,則采用相對簡潔的處理手法,形成一動一靜的對稱變化,豐富了表皮的立體空間層次。
值得一提的是,高層大樓基于飛機引擎和機艙內循環(huán)通風原理,在建筑表皮設置了隱藏式進風口,自然風從豎向進風口的穿孔中被引入室內,既保證了通風效率、立面良好的氣密性和水密性,還盡可能地保證了建筑表皮整體視覺上的美觀。


現(xiàn)代總部景觀營造,常規(guī)設計選擇是使整個建筑環(huán)抱中心綠化,或是設置中軸景觀,亦或者在組團中心處打造下沉式庭院……但脫離了地域意味的設計,往往缺少創(chuàng)新性和趣味性。
在董事局辦公區(qū)這片如同山水畫一般層層遞進的東方園林,每一個空間序列,都蘊含著了精心的安排和處理。與之相對的,是高層大樓無界開放的拱券連廊,其與城市公共空間呈現(xiàn)一種開放、消融邊界的關系,讓風景層層相互滲透。
即開放,又圍合,不同功能的場景空間足以溫和地銜接人、自然、城市,成為建筑美學體驗與情緒的引導之音,這恰恰也是青墨建筑設計有意追求的效果。
高層大樓建筑基座,通過拱券連廊的架空,一定程度上“架起”了建筑,從而解放地面空間,并形成一個與城市相互滲透、無界的景觀通廊,營造內外通透、互動共享的開放空間體系。

模糊邊界的連續(xù)拱廊“灰空間”,增強建筑空間的呼吸感和流動性,豐富人行路徑體驗感的同時,也將整體空間進行了串聯(lián)和盤活。它也可以成為一個獨特的“會面點”。想象一下,當空間使用者在這里會面,風景與人們建立起親昵聯(lián)系,這樣一個關乎日常的空間,足以讓辦公人群在忙碌之余尋回久違的自然樂趣和靈感創(chuàng)意。
董事局辦公的中式游園風景體驗,強調圍合性、私密感。設計通過游廊串聯(lián)起前院、序廳、主庭、中水、后園五個主體功能,又在中心水景庭院形成環(huán)抱,穿行其間,步移景異,腳步間皆是江南園林的情境與雅趣。
迎來送往的前庭,場地開口大氣磅礴,整個建筑沿街面對稱布局;進入序廳過渡空間,環(huán)境氛圍給人心理上的安定與慰藉。簡短停頓后進入一處通道,在行進中讓人對下一個到達的空間愈發(fā)期待。
曲折長廊,通達而不通直、連貫但富于轉折;緩步踱過,立于水榭,視線所及處一泓開闊水面給人豁然開朗之感,歌臺暖響,意境融融,輕巧的茶室在整個水面起到了點睛的作用。
適宜靜觀的后園空間一直延續(xù)到會議室與董事局辦公區(qū),每一處空間序列均展現(xiàn)出“奧曠交替、虧蔽深遠、氣脈貫通”的意境,給人以“流動”的園林觀感和“有景深”的豐富空間層次。
閑暇時光漫步于此,一日四時景。庭、院、水、榭、廊散布于各區(qū)域之間,營造出游園般的空間體驗,方寸之地,自有千秋。翠黛殷紅,時時萬物之興,目力所及,處處自然之韻。

東境西意,不止是建筑或者景觀的某一個局部特性,它時刻映射在圓通總部整體的設計策略與場地關系之中。青墨建筑設計所強調的不僅是對東方與西方經典的致敬與回歸,更多的還有填補了該區(qū)域城市公共空間的空白片段,賦予圓通總部更高的城市立意占位。
///
技術圖紙





項目名稱:圓通總部
項目地點:嘉興市秀洲區(qū)
建筑面積:58479平方米
業(yè)主單位: 圓通航空集團有限公司
建筑設計:浙江青墨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
幕墻設計: 浙江宏廈建設有限公司
施工圖設計:浙江青墨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